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林白: 浪漫經典 : 218 曉霧回響 by 安瑞雅‧肯恩曉霧回響 Echoes in the mist 安瑞雅‧肯恩 Andrea Kane 喬亞軒 譯 積怨已深的柏丁頓公爵秦崔特唯一的夢想就是能夠為摯愛的父親之死報仇。從自我放逐的萊特汕上返鄉後,他把目標完全放在威翰子爵康貝德身上。命運之神竟讓他帶走子爵視如珍寶的妹妹--純潔的康亞娜。雖然不甚明白家族中這一段神祕事由的來龍去脈,康亞娜只知道她應該對秦崔特寄之以恨--夾雜著懼。最糟的是,她的直覺反應卻把她一步步引向折磨著她情感的丈夫。處在專橫的哥哥和愛慾衝突的枕邊人之間,亞娜決定探求真相,為自己一發不止的激情尋找歸宿。***********************************************************************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宜蘭美食~何家三星蔥餡餅基本上我是不喜歡吃蔥的人,每次吃到蔥都會被我挑掉,所以雖然三星蔥很有名,但2次宜蘭行根本都未列入我的美食名單中!但為了朝思暮想的卜肉我們大老遠來到了三星,而味珍香卜肉附近一堆三星蔥,從生的到餡餅.煎餅...都有,不排斥蔥的老爺就心動了!尤其看到這家卜肉對面的何家蔥餡餅,在非假日的早上居然有人排隊???而且攤位上一堆布條顯示很多電視台來採訪過!於是吃完美味的卜肉後我們也過來買蔥餡餅了!一個只要25元,便宜!老闆是現場包的,裡面滿滿都是蔥,看的我很害怕!老爺還在老闆面前說,妳不要把蔥挑出來,會沒有東西吃.......原本不想吃的,但好香,所以小小咬了一口,咬一口裡面全都是蔥,不過真的很好吃,我這討厭蔥的人都覺得很好吃!討厭吃菜的小女孩也市一口接一口的吃~~而且我們還是剛吃完卜肉美食的喔,還是覺得蔥餡餅很好吃!愛吃蔥的人應該會非常愛這個!可惜原本以為我只吃一口的所以只買2個,結果一下子就被我們吃光了!聽說台北有分店? 有機會再買來吃吧!!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奶館牛奶館地址:桃園縣大園鄉三石村三和路22巷3號  (大園農會三和分部)電話:(03)383-0202 門口的右邊有一隻乳牛喔(假的啦) ~ 有100%純鮮奶、牛奶饅頭、農特產品伴手禮、地方風味料理....等等~口愛的手工香皂~ (如果沒記錯好像有老師在教喔~)離開之後才發現二樓沒去看,二樓是規劃為藝文展演教室~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春藤英語從頭學完美有聲全套【7書+10課文朗讀CD+18片講解課程MP3】加送賴老師文法從頭學!百年同慶!常春藤英語從頭學完美有聲全套【7書+10課文朗讀CD+18片講解課程MP3】加送賴老師文法從頭學!2880元免運費本套書適合學齡前至99歲閱讀,是賴老師早年自修學習英文所走過的路程;希望藉由此套書能真正幫助英文底子不好的人靠著自修,一步步重新把英文學好。~文法從頭學~ 本書是專為想從頭把英文文法學好的人特別編寫的實用文法書, 內容能有效改善一般大眾在學習文法時遇到的盲點, 以嘉惠所有為文法所苦的讀者。 1、 先談單句造句,建立句子及子句的觀念,培養紮實的句構分析能力。 2、 文法重點條律化,解析清晰易懂。 3、 文章均按重點編寫練習題,題題精采,完全掌握命題方向。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OBY 大眼蛙神奇喝水杯200cc【超值贈品】DOOBY 大眼蛙神奇喝水杯200cc【超值贈品】300元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根碩出道單曲銷量創新高將赴日宣傳《瑪麗》張根碩出道單曲銷量創新高將赴日宣傳《瑪麗》2011-05-04 07:43:00 來源:騰訊娛樂--------------------------------------------------      [提要] 韓國人氣男星張根碩在日本出道的第一支單曲《Letmecry》27日發行首日繼取得5萬7000枚的銷量,超少女時代成為當天的銷量冠軍後,在公信榜5月9日的周間榜上,也以11萬9000枚的成績排在第一位。韓國人氣男星張根碩在日本出道的第一支單曲《Letmecry》27日發行首日繼取得5萬7000枚的銷量,超少女時代成為當天的銷量冠軍後,在公信榜5月9日的周間榜上,也以11萬9000枚的成績排在第一位。出道曲即摘得一周銷量冠軍,這是自1980年12月的近藤真彥後時隔30年4個月後的快舉(在整個公信榜的統計歷史上,也是繼近藤真彥、1994年10月的內田有紀和2005年4月的高橋瞳以來的第四人),也是在迄今進軍日本的海外藝人(包括團體和SOLO歌手)中創造此佳績的第一人(此前柳時元的《櫻》保持著海外藝人出道之作的銷量冠軍紀錄)。海外藝人單曲在日初登場即拿到公信榜週間銷量冠軍還有追溯到1980年,英國五人姐妹團體The Nolans的《I'm in the Mood for Dancing》在當年11月17日-24日的周間排行中獲得第一,張根碩在時隔30年5個月後以海外藝人的身份再度登頂──“可以說,他的出道單曲刷新了所有的紀錄”。排在張根碩之後的是少女時代,她們的《MR. TAXI/RunDevilRun》首周有10萬的銷量,也刷新了其個人的最佳紀錄。距離韓國藝人單曲佔據公信榜一周銷量的1、2位已有兩年左右之久,此前,東方神起和李秉憲曾在2008年10月分別以《咒文mirotic》、《何時》獲得過冠亞軍。除了刷新1987年8月4日出生的張根碩是童星出身,5年時作為童裝模特在韓國演藝圈出道。 1997年第一次參與電視演出。 2006年在電視劇《黃真伊》(電視版、電影版) 中的出色表現令他的演技逐漸受到肯定。 《都是美男》讓他在日本的人氣爆發得不可收拾,在粉絲的強烈呼聲下,他終於眾望所歸地與日本PONYCANYON簽約,以歌手身份正式出道。原定在3月底舉行的出道紀念showcase 1萬8000張門票全部售罄,當時媒體就指出“他的單曲大賣是不用愁的了”。儘管該演唱會因大地震取消,單曲首發日也從3月23日延遲到4月27日,但似乎沒有給單曲的發行造成太大的影響,其出道聲勢的確是近年來赴日發展的國外歌手(除團體)中罕見的。在憑藉《都是美男》俘獲眾櫻花妹的心後,張根碩的出道也幾乎刷新了所有的紀錄“除了演技,他的歌藝也有望抵達粉絲心目中的金字塔位置”。在東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後,張根碩很快就在推特上表達了問候:“看到新聞報導,真的非常吃驚。很擔心”,“儘管現在在錄影中,我的精神不能集中… …我祈禱你們都平安無事,請一定要加油”,並且UP上舉著“Don't give up Japan”的大字板照片以表對災民的鼓勵。他的關心亦付諸於行動,不僅向日本紅十字會捐出1000萬日元的善款,而且還將寫有“加油日本”字樣的5000張毛毯捐贈給災區。在得知單曲獲得周間冠軍的消息後,張根碩連稱要感謝粉絲:“覺得很光榮,在沒有進行特別宣傳的情況下……為粉絲們的大力支持而感動,作為回報,我會更加努力,真的非常感謝她們”。張根碩除了忙於亞巡外,和金荷娜主演的韓國版《寵物情人》開拍在即。去年主演的電視劇《瑪麗外宿中》5月20日起在TBS電視台播出,張根碩和文根英等主創將於8月來日本的東京、大阪舉行LIVE。 (Mango/文)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我願意在今天做些什麼,好讓明天可以成功?」——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本書作者) 從史丹佛的棉花糖實驗開始阿瑟開車穩穩地穿行在城裡的車流中,一邊把他快完成的「紐約時報」拼字遊戲塞到椅背後面。同時,阿瑟的老闆,喬納森.沛辛這位出版業鉅子往後靠進柔軟的皮椅裡,開始了他的故事:「我4歲時參加過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後來變得很有名。這個實驗是探討小孩子能不能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對他以後所產生的影響。「這個實驗大概是這樣的:跟我一樣大的小孩被帶到一間房間,一次一個人。然後有一個大人進來,在我面前放了1塊棉花糖,她說她得離開15分鐘,如果她不在的這段時間裡,我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等她回來之後,她會再給我另外1塊棉花糖當作獎賞。」「1換2的交易。付出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回報。嗯,就算是4歲的小孩都會覺得很划算。」阿瑟喃喃自語地說。「當然啦。可是,15分鐘對一個4歲的小孩來說,是很漫長的。再說,身邊也沒人會提醒你不可以吃。所以,那塊棉花糖的魅力突然間變得很難抗拒。」「那你到底有沒有吃掉棉花糖呢?」「沒有。但至少有10次以上我差一點就要吃了,我甚至去舔了它一口。讓我看著糖卻不能吃,實在是很痛苦。於是我唱歌、跳舞——所有我想到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我都做了——「然後,感覺像是過了幾個小時那麼久,那位 和善的 女士終於回來了。」「那她有沒有給你另外1塊棉花糖?」「當然有。那2塊棉花糖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不過,這個實驗的重點到底是什麼?他們有告訴你嗎?」「這批研究人員回收了將近100份棉花糖家庭的問卷,研究結果相當驚人。結果是,比起那些大人一離開,就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沒有吃掉棉花糖的、甚至是掙扎了很久才吃的小孩,在學校裡都表現得比較好。他們比較懂得與其他人相處,也比較會處理壓力。這些不吃棉花糖的小孩,最後都比吃棉花糖的小孩要來得成功很多。」沛辛解釋說。「嗯,這的確很像你的寫照。」阿瑟說:「可是我還是不懂。為什麼4歲不吃棉花糖這件事,可以讓你在40歲時變成一個身價數10億的網路出版商呢?」「這當然沒有直接關係。只不過,要預測一個人未來成不成功,能不能延遲享樂是很重要的指標。」「為什麼?」 「今天早上你不是告訴我,珮蘭莎答應要留一盤美味的西班牙海鮮飯給你嗎?」 「是呀,她跟我說這次的海鮮飯是最頂級的。」「那,你在就要吃到全世界最頂級的海鮮飯前的30分鐘做了什麼?」「吃了一個麥香堡——吃了棉花糖!我懂了。因為我不能等,所以我為了一個什麼時候都吃得到的東西,壞了自己的食慾。」「沒錯。你選擇了即時的享受,而不是為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忍耐。」「天啊,沛辛先生,你說的一點都沒錯。但我還是不太懂,吃不吃棉花糖,真的跟你坐在那裡放鬆享受,而我坐在這裡開車有關係嗎?」「沒錯,阿瑟,絕對有關係。我們到家了,現在我要去享受一頓美味的午餐,你呢,有什麼打算?」「在我吃得下任何東西之前,都不要讓珮蘭莎找到我。」阿瑟將沛辛先生載到門口,幫他開了車門跟大門。這是個多年來付他薪水,而且在他願意聽的時候,還教他些有價值的道理的老闆。此刻他還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猜想這個有關棉花糖的事,會是老闆教給他最重要的一課。阿瑟離開了老闆的家,開車到附近的雜貨店,買了一包棉花糖。 成功的人不會急著吃棉花糖「沛辛先生,早!你答應要跟我解釋那個棉花糖的故事,我滿腦子都在想這件事。」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阿瑟你是想知道怎麼應用棉花糖理論,還有不吃棉花糖的人為什麼比吃棉花糖的人成功,對嗎?」「對啊,我想知道這跟你的成功有什麼關係,呃,還有,跟我自己差強人意的成就有什麼關係?」 「嗯,『差強人意的成就』,真會遣詞用字。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你這麼會玩拼字遊戲了。」「謝謝你,沛辛先生。我對文字是還滿有一套的,只是平常沒什麼機會表現。」「阿瑟,你可以改變現況,我會告訴你怎麼做。不過,現在讓我們先回到你之前那些吃棉花糖的日子吧。先從高中開始好了,你那時候開什麼車?」 「哦,沛辛先生,我那時候開的可是最屌的車!一台棗紅色的雪佛萊Corvette敞篷車,絕對是一台炫到爆的好傢伙。我還載過回鄉探親的選美皇后一起兜風咧!」「這就是你買那台車的原因嗎?」「為了把妹?當然啦!而且很有用耶,我的電話簿從A排到Z都是滿的。」「我相信。阿瑟,你怎麼買得起那台車?是人家送你的嗎?」「不是啊,我用我16歲生日時拿到的錢來付頭款,然後去打工來付每個月的貸款和保險,不過我還得打第2份工來負擔跟所有女生約會的費用。如果車子需要維修,那我就真的慘了,大部分時候我都處於破產狀態中。」「你那台炫到爆的雪佛萊是塊很大的棉花糖吧?」「啊……這就是眼前的甜頭,對吧?我要馬上就擁有炫車和辣妹,這些卻不長久。到了今天,我開的是你的車,沒有哪個美女會對一個司機感興趣。可是,沛辛先生,每個人在高中的時候不是都想要最炫的車、最辣的妞嗎?」「我當然也是啊,阿瑟。我高中的時候最羨慕像你這樣的人了。但是我選擇把錢存起來念大學,因為我相信,只要好好讀書,我就能得到人生中所有想要的東西。我那時候不吃棉花糖,換來的是現在的一切。」「換個例子好了,如果我今天1次給你100萬,或是每天給你1塊錢累積金額的倍數,連續給30天,你要選哪個?」「沛辛先生,我不是笨蛋,當然會選100萬啦。」「你看你又來了,阿瑟。你又吃棉花糖了。你老是只圖眼前小利,而不會將眼光放遠。你應該選1塊錢,因為這樣的話,30天之後你會拿到超過5億!不過很可惜,才100萬就讓你把持不住了。」「沒錯,阿瑟,我是說真的。這就是不馬上吃掉棉花糖所產生的驚人力量。1個月5億比1天100萬好太多了。」「真的,我想你說動我了,沛辛先生。可是,我光知道理論又能怎樣?要怎麼做才能扭轉我的生活?你又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快到公司了,阿瑟,所以我只能先給你4個『棉花糖守則』。」 4個棉花糖守則要預測一個人未來成不成功,能不能延遲享樂是很重要的指標。 成功的人說話算話。 不要一開始就把棉花糖吃掉。等待對的時機,這樣可以吃到更多棉花糖。 凡事要從長遠來想,1塊錢的倍數累積30天,會超過5億。 小結:延遲享樂 提前成功成功與失敗的差別,並不光是努力工作的程度或是夠不夠聰明,而在於擁有「延遲享樂」的本事。「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可以獲得高度的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則是不斷地在累積債務,無論在工作還是收入上,都心存怨懟。但是,你不一定要這樣子!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不是過去,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付出。今天你所做的選擇,會在明天帶給你大大的回饋——只要你別那麼急著吃掉棉花糖! 本文摘自方智出版《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作者:喬辛‧迪‧波沙達∕愛倫‧辛格歡迎至圓神書活網購書 本文出處:商業周刊新事業中心製作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造利基市場的7個關鍵要素:顧客希望付錢得到不是「不錯」的東西,而是「超乎預期」的東西,必須確認自己的核心價值。2.找到你的獨特定位思考自己的定位,在顧問業花園百花齊放的花園裡,你的花朵突出嗎?3.找到你的利基市場是跟許多人爭一個大的派?跟少數人爭一個小派?還是創造出自己的派。4.從A到A+顧問必須學有專精加上紮實的經驗,顧問是一種可以持續不斷學習的行業,必需虛心學習,向別人、向客戶,如果規模不是很大,不需要包山包海,「固守你的學問,顧好你被問的」。不專精的部份找夥伴,在專精的部份做到無人能敵。5.為顧客創造真正的價值顧問不是教授,顧問是「雇來問的」,不是談理論,而是需要提供顧客問題解決方案,要能增加顧客的快樂指數,減少顧客的痛苦指數,多做一點超越顧客的期待。6.努力穿客戶的鞋穿上顧客的鞋,想顧客所想的事情,體會它他的心情,若顧客自己只想到五,你要能想到十。7.把顧客當夢中情人如果能把顧客當夢中情人,你會為它做很多事,時時想著「我能為顧客做什麼?」8.創造個人魅力博學多聞 ,機智與幽默,打造你的形象,顧問的一言一行,每一個打扮都是品牌。最後,陳文敏建議,顧問必須有所堅持,如果一昧察顏觀色,投顧客所好,將會失掉顧客對你的尊敬,唯有以專業及熱忱服務,才能創造長期的忠誠客戶。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0 Wed 2011 22:03
  • 心經

          

心經 觀自在菩薩觀 自 在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別 名 , 以 字 面 來 解 釋 也 相 當 好 , 意 思 是 觀 察 諸 法 實 相 本 空 後 , 對 一 切 的 外 境 外 緣 就 隨 意 而 自 在 了 。 觀 自 在 是 修 行 證 果 的 境 界 , 此 時 一 切 都 如 悠 遊 的 白 雲 , 任 意 浮 遊 於 萬 里 天 空 , 一 切 都 不 再 是 掛 礙 , 一 切 都 已 安 然 , 所 以 才 能 對 於 萬 事 萬 物 產 生 隨 緣 而 自 由 自 在 的 態 度 , 這 種 生 命 之 啟 , 多 麼 值 得 我 們 身 處 五 濁 惡 世 ﹝ 劫 濁 、 見 濁 、 煩 惱 濁 、 眾 生 濁 、 命 濁 ﹞ 中 的 眾 生 羨 慕 啊 ! 但 是 不 只 能 羨 慕 而 已 , 因 為 「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 , 我 們 應 努 力 的 修 行 , 只 要 肯 不 斷 的 自 度 度 人 , 總 有 一 天 , 我 們 也 會 與 觀 自 在 菩 薩 一 樣 的 自 在 啊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解 脫 空 慧 的 意 思 , 也 可 以 解 釋 成 「 到 彼 岸 的 大 智 慧 」 。 因 為 , 唯 有 證 入 圓 滿 的 涅 槃 , 才 能 完 全 解 脫 三 界 輪 迴 的 生 命 困 境 。 而 想 證 入 圓 滿 的 空 慧 , 必 須 〝 老 實 修 行 〞 , 而 且 不 只 是 行 , 還 要 「 行 深 」 , 就 是 必 須 把 這 大 智 慧 深 化 到 生 命 的 最 深 處 , 如 此 方 能 在 面 對 任 何 外 境 時 , 保 持 如 如 不 動 的 自 性 , 故 此 句 才 巧 妙 的 點 出 「 行 深 」 二 字 , 因 為 這 才 是 實 修 的 關 鍵 之 處 , 如 果 沒 有 念 茲 在 茲 、 須 臾 不 離 的 保 持 般 若 , 便 沒 有 辦 法 真 正 解 脫 三 界 、 永 斷 輪 迴 。 故 一 個 修 行 人 , 如 果 真 有 出 三 界 的 〝 沖 天 志 〞 , 則 必 須 戮 力 以 赴 , 方 能 真 正 如 願 以 償 ! 照見五蘊皆空當 一 個 修 行 人 經 過 因 地 努 力 的 修 行 後 , 當 他 通 達 了 無 常 、 無 我 的 空 慧 之 後 , 他 剎 那 明 白 了 原 來 一 切 的 本 質 皆 空 , 連 這 個 五 蘊 色 身 ~ 一 個 與 我 們 生 命 最 密 切 的 存 有 , 它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這 時 他 徹 頭 徹 尾 的 照 見 了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的 虛 妄 , 而 從 這 虛 妄 中 徹 底 的 覺 醒 了 過 來 。 於 是 他 不 再 受 這 些 外 相 、 外 境 、 外 緣 的 束 縛 , 他 已 經 完 全 自 由 了 , 因 為 他 僅 從 自 身 的 五 蘊 , 就 已 經 完 完 全 全 的 明 白 了 宇 宙 至 極 的 真 理 - - 空 。 度一切苦厄當 一 個 修 行 人 證 入 果 地 後 , 他 自 由 解 脫 了 。 於 是 他 才 有 真 正 的 能 力 去 救 度 一 切 的 苦 厄 , 因 為 唯 有 自 己 到 達 了 彼 岸 , 才 真 正 能 夠 正 確 無 誤 的 , 帶 領 猶 在 苦 海 沉 浮 的 三 界 眾 生 也 同 樣 的 到 達 彼 岸 。 故 一 個 良 好 的 修 行 人 , 他 的 知 見 是 如 法 華 經 所 說 〝 唯 一 佛 乘 〞 , 因 為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了 , 我 們 才 能 完 全 明 白 , 什 麼 是 〝 本 地 風 光 〞 、 什 麼 是 〝 本 來 面 目 〞 , 否 則 都 只 是 聞 人 說 空 亦 鸚 鵡 學 語 罷 了 。 所 以 , 只 有 究 竟 成 就 , 才 能 度 盡 一 切 苦 厄 , 就 如 偉 大 的 觀 世 音 菩 薩 , 他 其 實 是 正 法 明 如 來 倒 駕 慈 航 , 化 現 與 三 界 眾 生 較 接 近 的 菩 薩 而 方 便 度 眾 。 我 們 常 聽 到 人 們 虔 誠 的 讚 頌 觀 世 音 菩 薩 : 「 千 處 祈 求 千 處 應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 那 有 求 必 應 、 無 量 無 邊 、 悲 願 深 切 的 胸 襟 , 令 人 不 禁 感 激 涕 零 、 動 容 良 久 。 啊 ! 南 無 大 慈 大 悲 救 苦 救 難 廣 大 靈 感 觀 世 音 菩 薩 , 那 度 盡 眾 生 一 切 苦 厄 的 廣 大 悲 願 , 是 凡 夫 俗 子 望 塵 莫 及 的 。 但 是 啊 ! 我 們 不 能 氣 餒 , 而 應 奮 力 效 法 , 如 是 , 則 總 有 一 天 也 能 如 觀 世 音 菩 薩 一 般 〝 尋 聲 救 苦 〞 、 〝 苦 海 常 作 度 人 舟 〞 了 。 舍利子舍 利 子 是 佛 陀 的 十 大 弟 子 之 一 , 以 智 慧 通 達 稱 著 , 心 經 便 是 應 其 問 而 應 機 說 法 , 充 滿 了 佛 陀 的 證 量 精 華 以 及 諄 諄 教 誨 的 慈 悲 為 懷 。 緬 懷 佛 陀 在 世 , 能 有 幸 跟 隨 佛 陀 親 聆 法 音 是 多 麼 的 福 報 廣 大 , 但 是 啊 ! 末 法 時 代 的 佛 子 啊 ! 儘 管 佛 陀 早 已 涅 槃 , 儘 管 世 界 動 盪 不 安 , 我 們 還 是 要 珍 惜 一 切 的 經 藏 , 深 心 閱 讀 , 則 如 同 佛 陀 在 世 , 亦 如 同 親 自 參 與 法 筵 ! 色不異空一 切 的 色 相 , 它 的 本 質 都 是 空 。 無 論 色 相 產 生 了 什 麼 樣 的 變 化 , 例 如 無 垠 的 天 空 , 也 許 會 刮 風 , 也 許 會 飄 雨 , 也 許 會 有 幾 朵 白 雲 流 浪 , 但 是 啊 ! 天 空 還 是 天 空 , 並 不 會 因 為 風 、 雨 、 雲 、 雷 、 電 等 而 改 變 , 所 以 色 相 的 本 質 即 空 , 所 以 一 切 本 空 。 以 一 切 本 空 的 諸 法 實 相 來 看 , 則 有 的 本 質 即 空 , 故 色 不 異 空 。 空不異色如 果 把 角 度 再 調 換 一 下 , 就 是 從 空 的 本 質 來 看 , 由 於 空 的 本 質 當 然 還 是 空 , 而 色 相 的 本 質 也 是 空 , 所 以 當 然 也 是 空 不 異 有 , 也 就 是 空 不 異 色 。 這 段 以 反 過 來 的 角 度 探 索 空 與 有 的 關 係 , 但 空 畢 竟 是 空 , 所 以 不 論 從 那 一 個 角 度 探 究 , 它 依 舊 是 〝 空 〞 。 因 此 , 空 是 顛 撲 不 破 的 宇 宙 真 理 , 只 有 真 正 了 解 、 明 白 、 安 住 、 鞏 固 於 空 了 , 才 是 真 正 的 修 行 人 。 色即是空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是 空 , 宇 宙 中 的 森 羅 萬 象 , 從 日 月 星 辰 到 草 木 蟲 魚 , 一 切 的 一 切 , 都 是 色 相 , 而 色 相 的 背 後 所 蘊 含 的 真 理 就 是 空 , 所 以 有 即 是 空 , 也 就 是 〝 色 即 是 空 〞 。 此 句 是 從 前 句 〝 不 異 〞 推 演 而 來 。 〝 不 異 〞 就 是 〝 等 於 〞 , 〝 等 於 〞 就 是 〝 即 是 〞 。 故 不 論 正 說 、 反 說 , 都 是 在 在 說 明 〝 緣 起 性 空 〞 的 真 義 。 空即是色色 可 以 解 釋 成 人 身 的 〝 色 蘊 〞 , 這 是 以 自 身 的 觀 點 來 觀 察 , 那 麼 應 用 於 此 四 句 , 即 可 還 原 成 〝 色 蘊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蘊 , 色 蘊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蘊 〞 。 而 推 演 出 來 的 話 , 則 〝 一 即 一 切 〞 , 所 以 也 可 以 把 這 四 句 推 廣 成 : 〝 色 相 不 異 空 , 空 不 異 色 相 ; 色 相 即 是 空 , 空 即 是 色 相 。 〞 所 以 心 經 的 結 構 相 當 嚴 謹 , 佛 陀 先 善 巧 的 教 導 我 們 從 最 近 的 色 身 觀 察 起 , 而 如 果 我 們 明 白 了 色 身 的 本 質 是 空 , 那 麼 就 容 易 明 白 其 他 萬 事 萬 物 的 本 質 , 也 一 樣 是 空 了 。 所 以 佛 陀 是 最 偉 大 的 教 育 家 , 把 宇 宙 至 深 的 道 理 , 用 最 顯 淺 的 例 子 生 動 的 開 導 啟 示 我 們 , 真 是 令 人 讚 歎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前 面 已 把 五 蘊 之 一 的 色 蘊 與 空 的 關 係 說 得 清 楚 明 白 , 所 以 此 處 就 省 略 了 重 複 說 明 的 地 方 , 把 五 蘊 的 其 他 四 蘊 : 受 、 想 、 行 、 識 , 以 一 句 「 亦 復 如 是 」 帶 過 。 因 為 話 如 果 已 經 說 清 楚 了 , 又 何 必 多 廢 唇 舌 , 所 以 這 裡 又 是 方 便 善 巧 之 處 , 也 是 再 度 揭 示 〝 一 即 一 切 , 一 切 即 一 〞 的 真 理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心 經 的 重 點 主 旨 也 不 外 乎 是 要 說 明 〝 一 切 本 空 〞 。 站 在 空 的 立 場 而 言 , 不 論 一 切 的 外 相 呈 顯 什 麼 , 它 的 本 質 終 究 還 是 空 , 所 以 , 「 空 相 」 是 指 一 切 都 是 空 的 相 貌 。 空 如 同 一 個 最 千 變 萬 化 的 演 員 , 他 可 以 化 各 種 不 同 的 妝 , 他 可 以 演 各 種 不 同 的 角 色 , 但 無 論 如 何 , 他 還 是 他 , 並 不 會 因 為 化 妝 的不 同 , 或 是 角 色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改 變 。 「 空 」 亦 然 , 無 論 空 的 相 貌 如 何 的 不 同 , 空 的 本 質 , 穿 透 這 些 外 相 紛 雜 之 後 , 空 畢 竟 還 是 - - 空 。 不生不滅心 的 本 質 - - 空 。 心 是 一 切 萬 法 的 源 頭 , 既 然 如 此 , 它 可 以 是 山 , 可 以 是 海 , 可 以 是 日 , 可 以 是 月 … … , 它 可 以 是 一 切 的 一 切 , 但 是 分 析 到 最 後 不 能 再 分 析 之 時 , 萬 事 萬 物 之 間 產 生 了 共 同 之 點 , 那 就 是 - - 一 切 都 由 心 所 創 造 , 一 切 都 只 是 心 王 的 遊 戲 罷 了 。 「 空 」 是 宇 宙 最 終 極 的 存 有 , 請 注 意 , 這 〝 存 有 〞 二 字 也 只 是 假 名 安 立 , 因 為 空 已 經 超 越 有 或 無 ,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有 , 也 實 在 不 能 說 它 是 無 , 總 而 言 之 , 當 一 切 的 妄 念 止 息 之 後 , 空 的 狀 態 就 豁 然 開 朗 了 。 故 切 記 不 能 以 相 對 世 界 的 有 或 無 去 理 解 「 空 」 , 因 為 這 是 一 條 行 不 通 的 路 , 只 有 脫 離 了 語 言 文 字 的 束 縛 , 以 直 觀 的 方 法 才 能 碰 觸 到 所 謂 的 「 空 」 。 所 以 , 不 論 一 切 如 何 變 化 , 「 空 」 還 是 「 空 」 , 「 空 」 已 經 超 越 了 現 象 界 的 生 、 住 、 異 、 滅 , 它 是 沒 有 所 謂 開 始 或 結 束 , 更 沒 有 所 謂 的 生 或 死 , 它 是 一 種 「 不 生 不 滅 」 的 永 恆 境 界 。 不垢不淨五濁惡世是污垢的,涅槃是清淨的。是嗎?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以第一義的眼光來看的話,其實根本沒有所謂髒或乾淨,輪迴或涅槃的差別,因為它只是它,不會因為外在的乾淨與否而改變,故心經再度標指出空的特性--不垢不淨。其實無論代換成任何相對詞,它都是能夠繼續說下去的,例如〝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尊不卑〞……。 不增不減心的本質既然是空,那麼當它在創造一切萬法的時候,它的本質當然也是空,例如天空中的晴時多雲、偶陣雨,儘管天氣變化多端,天空還是天空,並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改變,更不會因為天氣的好或壞,而使天空變得更大或變得更小。難道下雨時,天空就被塞滿了?難道放晴時,天空就變大了嗎?那當然是沒有,故由此可更進一步的了知空的另一個特性--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一切都是幻相,一切都是幻有,只有空是永恆、是常。空,無所掛礙、無所粘滯、一絲不罜……,於此徹底畢竟空中,無一可得,故無色,無一切色相,一切眼所見皆為虛幻,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空中一切了不可得,既無色,則其他四蘊亦無,受、想、行、識,本質亦空,空畢竟空,一切的感受、想念、行為、意識皆空,故空中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空亦復空,一切的外相、一切的感受,都是妄念,都是不實在的,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可言。一切的感受所接收的訊息,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表相,都是聚散無常的,唯有認清此點,才能真正擺脫感官的限制,走向開悟解脫之路。 無色聲香味觸法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照亮千古的真理名句,古往今來,讓多少沉迷於大幻化網中的三界修行人猛然驚醒是的,一切的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觸,都是虛幻不實,只有當色聲香味觸法的幻化脫下騙人的外衣後,空的真相才真正水落石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在這無常的世間,一切的存有都是虛幻不實的,不論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或是心意識所感受的世界,都脫離不了大幻化網的牢牢籠罩。啊!有志的修行人,怎甘心如此受盡愚弄?請快快醒過來,從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中覺醒過來,不要再相信一切都是可以依據的,我們一向被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捉弄得相當可憐而不自知,今生既有幸得聞佛法,就應全力以赴,不出三界誓不休! 無無明千古如長夜啊!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佛法,就如同永遠陷於黑暗的瞽者,空有雙目而不見物,如果我們擁有健康的眼睛,卻沒有佛法的話,那麼我們比一位盲者還要盲目,因為如果心靈沒有智慧,身、口、意就會隨業力逐流,業上牽業,而於三界苦海沉淪,永無出期。可是啊!如果心靈擁有智慧,就算眼盲,他也是擁有一盞明燈的人,那乎會照亮苦海航道,只要順著乎逆流而上,總有一天會到達光明的彼岸--涅槃。在這樣解脫的境界裡,當然是沒有黑暗,也就是無無明的存在了。啊!佛法的智慧是破除無明的慧日,願慧日普照人寰,願無明消逝無蹤! 亦無無明盡無明是解脫的相反,無明盡則是正解脫。但是在絕對的解脫境中,空即是法爾如是,又那來無明或無明盡的對立或分別呢?故心經簡明扼要的告訴我們:離開了一切的解釋、分別、妄想、批判、臆測、預設、盼望等等的心意識作用之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體悟、證入空。 乃至無老死佛是慈悲與智慧圓滿的象徵,而且已經脫離了生死輪迴的強大束縛,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生住異滅變化、沒有生老病死、沒有悲歡離合、沒有一切執著的永恆。 亦無老死盡凡夫眾生,如果不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是難以證入不生不滅的空性。這樣的空性,是沒有老死、沒有去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當然也就沒有老死盡、沒有去來盡、沒有時間盡、沒有空間盡了…… 。 無苦集滅道人世如無邊的苦海,眾生如無依的落海者,在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的八苦,甚至千苦、萬苦、億苦中載浮載沉。善緣聚合的時候,或有短暫的自在與快樂,但是畢竟於生死苦海中,這一點點的甜味根本微不足道。總而言之,這五濁惡世即是一個大苦聚,充滿了黑暗、痛苦、挫折、殺戮……,只要睜開肉眼,就知道世界從來沒有過真正的和平,一切都在浮盪不安的氣氛中迭蕩。但是啊!大部份的眾生都沒有看清楚,自己所處的世界是多麼的污濁與殘酷。人們為了名利,不惜巧取豪奪;一場天災,可以奪去無數人身寶;一次戰爭,可以死去多少二十餘年辛苦成長的年輕生命。啊!這多麼痛苦的五濁惡世,實無一值得留戀,也從來不曾留下什麼。這是真正的實相。問題是,眾生多半已經習慣了這樣充滿無盡無邊苦痛的無常世間,半麻木、半昏沉、半自欺、半無知、半無奈的一天又一天的過著日子。只有比例不多的修行人,在過去生功德福報的導引之下,聽聞了帶來滅苦究竟方法的珍貴佛法,遵循著偉大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一步一步走向覺醒之路--明白了人生真的是「苦海無邊」,然後積極的修行、滅苦、證道。一心一意嚮往著那沒有痛苦的佛國淨土、那沒有一切憂悲苦惱的永恆之樂。在這樣無憂的境界裡,當然也沒有苦集滅道的修行必要了。因為,一切已經圓滿,一切已經具足。 無智亦無得智慧第一!在這無明的五濁惡世,唯有憑藉佛法的大智慧,才能讓我們順利的出離三界。故智慧如明燈,能夠驅散黑暗;如船筏,能夠得度彼岸;如橋樑,能夠越過窮山惡水;如良醫,能夠治癒宿疾;如良藥,能夠藥到病除;如良馬,能夠千里奔騰;如利劍,能夠削鐵如泥;如盔甲,能夠保護慧命;如珍寶,能夠買得法身……但是在已經究竟解脫的境界中,智慧法爾具足,一切任運,故也就沒有智慧或不智慧的分別了。既然智慧通達,一切圓滿,當然也就不會缺少什麼,既不缺少,也就無須獲得。 以無所得故那麼,空的重要特性在那?一言以蔽之--無所得。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本不生,一切圓滿,一切具足。當你已經是空,你還缺乏什麼呢?當你已經不缺乏任何時,請問你還需要終日汲汲營營,席不暇暖的去追尋什麼呢?既已無需追求,又何需獲得什麼呢? 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是〝菩薩〞--一個澈見諸法實相的有情。他是一個智慧通達的人,他是一個悲願深切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澈底明白萬事萬物背後的真相,已經不再作繭自縛,已經能夠於這虛幻不實的世間,保持看清一切幻相的如如不動,然後再以這樣的智慧為出發,繼而去教導猶迷戀三界的芸芸眾生。這樣的人是稀有的、難得的,這樣的作為也是稀有的、難得的,誠如阿彌陀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一個覺悟的有情,是一個完全沒有執著的人,他雖然活在這個五濁惡世裡,可是他的心啊!就宛如一輪皎潔的明月,發出瑩澈清淨的光輝,普照十方。雖然有時會有幾朵烏雲遮蔽,但是明月還是如此的清澈、圓滿,並不會受到烏雲的影響。他又像一朵潔淨芳香的蓮花,雖然生長在污濁的泥沼裡,卻開出最美麗清香的花朵。為什麼他能如此呢?那就是因為他擁有「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因為,般若是出三界必備的條件,是佛家不共的法門,唯有佛法能夠究竟解脫三界,因為佛陀所傳下的真理,並不是佛陀所發明,而是發現。這個偉大的發現,為人類帶來無比的光明與希望--天不生佛陀,萬古如長夜!這實非溢美之詞,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因為如果沒有般若,我們就不可能明白宇宙的究極真理--空,如果不了解空,我們就會永遠在〝有〞的現象中打轉、迷失、流浪,不知醒轉、振作、出離,那麼,輪迴便成為一個難醒的漫漫長夜,而佛陀所帶來的般若教誨,正如一輪照亮無盡無邊黑暗的太陽,驅散了障蔽眾生的無明,帶來無比的光明。故知般若是多麼的珍貴、是多麼的重要。心經的主旨,正是字字句句都在重複這個訊息──般若波羅蜜多,是到彼岸的大智慧! 心無罣礙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開始,心是一切的源頭。宇宙的森羅萬象,都是心意識的變現,都是心王的遊戲,都是心的作用變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點所在,所以我們的修行須臾不能離開心的修行--這才不是盲修瞎練,心外求法。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一切的本質就在於心,心解脫了,一切就解脫了,心不解脫,生命就無從解脫,足見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節節、變化無窮、千頭萬緒、剪不斷理還亂、毫無頭緒、亂無章法、不知所云的現象界。其實啊!現象界就像一場夢,夢中的情節毫無規則可言,因為這些情節都只是心意識的反射罷了,可是如果我們不明白這層道理的話,我們就會把這些紛云的情節,當作千真萬確的事實來對待。這時,得與失就變得十分鮮明、高與下就變得十分差異、美與醜就變得非常不同、尊與卑就變得非常不一樣……。然而呢,我們都上了大當--上了自己心意識遊戲的大當,因為站在心的本質立場來看,這些都是虛幻的,猶如看一場電影,總不能為了劇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猶如作了一場夢,總不能為了夢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然而,道理說起來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們被業力牽引、被隔陰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如果你不夠用功的話,一樣只是口說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罷了。所以,對於諸法實相的認知,我們實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離開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論是眼所見、鼻所聞、耳所聽、身所觸,……儘管當下是多麼的栩栩如生、千真萬確、驚心動魄……其實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罷了!如果我們能安住於這樣的正知見,那麼我們當然就是一個心中沒有罣礙的人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的輕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們只要還有一絲執著--任何方式的執著,包括對於某種觀念強烈的主張、某個人非見他不可、某種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種娛樂每周非作不可、某種行為非完成不可、某種想念非想不可……內容儘管千萬變化,依個人習氣而不同,但是它絕對可以歸納二個字,就是〝執著〞。只要有一絲的執著,就有一絲的罣礙,只要執著全部沒有了,那就是解脫三界的莊嚴神聖時刻的降臨了。故「心無罣礙」,是多麼的稀有難得啊!願身為佛子的我們,精進再精進,早日達成一絲不罣的超凡入聖、解脫境界。 無罣礙故沒有執著的人,就是沒有罣礙的人,也就像一個在空中運動的人,不論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腳、快走、慢跑、前進、後退……對他而言,統統沒有任何的障礙,因為,沒有東西能夠阻擋了空啊!說得更具體一點,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就是沒有得失心的人,因為,當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麼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因為,現象界的一切變化都只是一場終須謝幕的戲劇,真正透視掌握了此點,這個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響而產生憂悲苦惱了。請不要小看憂悲苦惱對於眾生的傷害,當我們陷於這樣的情緒之中時,一切的實相都將模糊不清,那麼〝果中生因〞的無奈悲劇,便將生生不息的隨著我們六道輪迴,難有出頭的一天。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氣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錢也好、沒錢也好;別人喜歡自己也好,不喜歡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過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這些結果也都沒辦法影響心的如如不動,那人又何必作一個自我困閉的春蠶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是非心理。別人的對與錯,自有他對與錯的因與果,我們又何必強烈批判或無法見容呢?因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與光明,那麼,請不要從要求別人開始,而是從要求自己作為開始吧!既然都只是這夢幻舞台的臨時演員,又何必太計較別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沒有了罣礙,就是完全擺脫了一切高下心理。別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錢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場夢,我們又何必太在意情節的起伏呢?所以,既沒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當然也就無所罣礙了。這樣的人,就是沒有任何牽絆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難得的人,是眾生的依皈,是眾生的指引,是眾生的模範。 無有恐怖一個沒有罣礙的人,心中就必定安然,隨處自在。既無得失,就沒有得或失的不安與恐懼;既無是非,就沒有是非與否的焦慮或迷惑;既無高下,就沒有大小評判的分別與差異……這樣的人,是完全從恐懼的陰影籠罩中走出來的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難道假的老虎真的會把人給吃了嗎?難道假的魔鬼真的能夠傷害人嗎?難道假的玩具拿到手就快樂了嗎?難道假的名聲有了就不缺少什麼了嗎?他深深明白,一切都可以放下了,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一切都可以安心了。這樣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已經從生命的隱隱不安以及最深層的恐懼──莫明的恐懼、不知所以然的恐懼、茫然的恐懼、微細的恐懼… …之中澈底脫離了出來。生命不再是一個囚籠或苦聚,生命成為無盡的幸福與喜悅,而這所有的關鍵都在於--心。 遠離顛倒夢想心完全解脫妄念的糾纏之後,變得清明、自主、理性,此時,當幻化網撤開之後,一切才開始顯現其本來面目。黑白不再顛倒,一切都已回到其本應擁有的位置;主客不再易位,心不再誤認妄念為主人;本末不再混淆,心終於明白了自己是--佛。人世如幻,浮生若夢,如果我們不趁早認知這個事實,我們依舊會陷在黑白顛倒、主客易位、本末混淆的生命困境中不能自拔。故既已聽聞佛法,即應精進、慈悲、智慧,永遠的告別那令人憂悲苦惱不已的顛倒與夢想。 究竟涅槃三界流浪,何時是休息的家鄉?孩子啊!你不覺得累了嗎?──佛菩薩如是問。孩子啊!你不想回家嗎?--佛菩薩如是關懷。孩子啊!心就是家鄉,就是永恆的家鄉,充滿了無限的平安、幸福、喜樂。--佛菩薩如是說。孩子啊!心就是佛,就是涅槃。--佛菩薩如是叮嚀。孩子啊!如果一切都已經具足,一切都已經圓滿,請問你還需要流浪嗎?如果家鄉就已經在腳下,你還需要家鄉嗎?--佛菩薩如是慨歎。是的,是心作佛,心即是佛。只要我們的心放下了一切的執著,而且安住於這樣如如不動的狀態,那麼,家鄉早已經在溫馨的等待我們--從無始劫以來,直到今天。如果你想回家,如果你想不再回到這憂悲苦惱的人間,其實,你只要回到你的〝心〞就可以了,你的身體可以繼續在人間生活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只在於心啊!一切的答案、一切的奧秘、一切的終點、一切的開始……都在於--心。心是涅槃,眾生皆有佛性。 三世諸佛三世是指過去世、現在世以及未來世,三世也可指多世,但是由於時間的觀念其實也是妄念,故時間只對於三界眾生有意義,事實上,法界是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故三世諸佛的說法是針對三界眾生能夠理解的狀態來說明的。而且故意把三世和諸佛並列,也是提醒我們,諸佛的存在是超越三世,也就是諸佛的存在是永恆,沒有所謂的過去、現在或者未來。所以,我們會發現,人類最大的執著,在於對時間和空間的執著,由於有了時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長壽或短命的強烈分別與貪取;由於有了空間的妄念,所以我們才有大或小的強烈差異與執取。故時空的觀念,就是最大的妄念,如果連時空都沒有了,請問又何來的長壽或短命、大或小的分別呢?故所謂三世諸佛,就是已經超越了時空的束縛,漫步於永恆之境的自由解脫之人。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必備條件,只有依靠這到彼岸的大智慧,三界眾生才有可能真正出離輪迴不已、三界流浪的生命窘困。如果沒有這大智慧,眾生必於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難有出期。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是明白為何有生死輪迴、為何有憂悲苦惱的智慧,如果找到了輪迴的因,當然才有可能斷輪迴的果。而因果律是宇宙的至極真理--雖也是入佛門的基礎理論,但也同時是最甚深幽微之佛家真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耳熟能詳的句子,卻簡明的把因果關係一語道破。因為因果律是最客觀的宇宙公約,它絕對是公平無誤的--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如果輪迴是因為不明白生命實相而導致輪迴不已,那麼,只要明白了生命的實相,自然也就止息了輪迴。故十方三世諸佛,都是由於澈底明白了生命實相而成為諸佛的。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諸佛的解脫境界。此時一切都已經圓滿,一切都已經具足,輪迴生死早已成為昨日惡夢,一切都美好、幸福、安樂,再也不缺少什麼,再也不需要什麼,再也不流浪三界、辛苦備嚐了。這樣的境界,是多麼令人艷羨啊!然而,身處輪迴惡夢的三界眾生,只要一天不放下執著,便一天不可能到達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境界,並不是憑空可以到達的,是需要經過無量劫以來累生累世的修六度萬行方能達成。故知成佛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事,成佛是一件無比莊嚴神聖的宇宙大事!因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究竟覺,就是涅槃,就是空,就是輪迴生死的盡頭。而這充滿無限光明的彼岸,是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就的,絕非一生一世就能成就。故所謂的〝即身成就〞,是指你已經修六度萬行歷經無量劫,這很可能就是你的最後一生,但是,請注意,這其中還是充滿了各種變數--例如今生的努力、過去生的證量以及各種複雜多變、甚深難測的因緣果報……在在都可能使〝即身成就〞這個偉大的理想,成為破碎的美夢。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我們千萬別小看所謂〝五濁惡世〞的染污力,當我們一誕生在這個濁世裡,當我們一開始呼吸這充滿各種染著的氣,當我們一旦經過劇大痛苦的投胎過程時,一切的證量、一切的福報、一切的記憶……都隨著投胎過程中,神識昏迷於劇大的旋轉,而成為過眼雲煙。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一切都得從牙牙學語開始,任你是大修行人來轉世,只要是尚未成佛者,必定有所謂〞隔陰之迷〞的障蔽,故經典才說〝菩薩亦有隔陰之迷〞。所以啊!不論你遇到多麼殊勝的法門,不論你過去生的證量有多高,不論你的福報有多大,不論你的功德有這麼多…… 如果你今生不好好的努力,嚴肅、神聖、莊嚴的去面對你自己的修行,那麼,即使你本應〝即身成就〞,也很可能就因為一次嚴重的造業而導致延宕二、三、四、五、六、七生,甚至更多生以後才究竟成就。所以啊!佛陀才再三耳提面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於此末法時代,暮鼓頻催之際,猶流浪生死的佛子啊!怎能不警醒?怎能不策勵?怎能不珍惜人身?怎能不珍愛佛、法、僧?長壽滅罪經說:「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諸佛菩薩能到彼岸,凡夫眾生,定當淪沒。」,普賢菩薩警眾偈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如救頭燃。」啊!佛國淨土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啊!唯有依憑到彼岸的大智慧,我們才能一路順風回家;唯有放下一切對於三界的留戀,我們才能真正打開淨土的大門;唯有不再計較一切的風風雨雨、得得失失、是是非非……我們才能快點回到永遠不需要流浪的安全避風港。般若波羅蜜多,是船筏,能載我們風和日麗的到家。般若波羅蜜多,是橋樑,能讓我們過渡驚濤駭浪。般若波羅蜜多,是利劍,能斬斷一切的多餘葛藤。般若波羅蜜多,是明燈,能指引迷航的水手。般若波羅蜜多,是路標,能告知我們正確的方向。般若波羅蜜多,是羅盤,是生死大海中不可或缺的儀器。般若波羅蜜多,是良藥,能醫治一切的疑難雜症。三界眾生,皆已於六道輪轉中疲累已極,但是儘管疲累;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疲累已極。三界眾生,皆已於生離死別的悲淒雨淚中哀傷過度;但是儘管哀傷,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哀傷過度。三界眾生,皆已於漫無邊際的無明中寂寞已久;但是儘管寂寞,如果沒有大智慧,我們還是無奈的寂寞獨坐至地老天荒啊!所以啊!般若波羅蜜多是珍貴的,是值得用全部的生命力去學習與瞭解、證悟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學佛因緣--以智慧為先導,統攝其他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只要如是而行,必有得究竟覺的一天。 是大神咒咒語--是宇宙最莊嚴的聲音。不同的咒語,是不同的佛菩薩所教導的,例如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教導眾生唸〝六字大明咒〞,地藏菩薩教導眾生唸〝滅定業真言〞;藥師如來教導眾生唸〝藥師咒〞……只要是佛菩薩傳下來的咒語,當然就是最神聖的聲音,但是儘管咒語各有不同,每一位佛菩薩的智慧都是相同的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可以說是最圓滿的咒語,而且是最神聖的咒語。只要擁有此咒,何處不得究竟成就呢?故也可以說是最神效的咒語啊! 是大明咒般若波羅蜜多,不但是神聖、神效,而且是清明眾生的清醒劑,只要有了大智慧,就離開了無明,只要離開了無明,就不會胡裡胡塗、懵懵懂懂、癡癡傻傻、昏昧不明的於此無常世間妄造無邊業了,只要不再造業,就不再受到未來果報的束縛,這樣的人,就是宇宙最清明自主的人--佛。所以智慧如清明的咒語,能夠讓昏沉愚癡眾生醒過來--於一切虛妄不實的幻相中醒轉過來。智慧又如清明的甘露,能夠潑醒已經沉睡無量劫的三界無明眾生。 是無上咒無上正等正覺,是要靠無上心法--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就的。故大智慧也就是無與倫比、至高無上的咒語,能夠讓眾生脫離苦海,永別生死。故三界眾生宜好好修持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真正找到無上的皈依,無上的心咒。 是無等等咒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究竟的境界,既是最究竟,也就好比世上最究竟圓滿的咒語,能夠讓眾生得究竟成就。故三界眾生應皈依般若波羅蜜多,宜視之為究竟的依靠,如此日久行深,必能如觀自在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能除一切苦當一個修行人已經證得無上究竟覺時,一切的苦難,到此完全結束。就猶如一個歷盡滄桑歸來的天涯遊子,經過了無數流浪的歲月,吃過了多少辛酸苦頭,閱盡了多少的物換星移……終於,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鄉--一個無量劫以來便思念不已的家。然而,如果還未歸家苦,是數說不完的;苦難,是沒有結束的--只要我們還身處三界,這就是我們註定的運命!啊!唯有到彼岸的大智慧,能終結這三世迷離、業力牽纏的無量苦!身為佛子的我們,宜大精進,奮力自度度人才是!而這自度度人真正依憑,即--般若波羅蜜多! 真實不虛唯有法界才是真實的境界,三界一切皆為幻有,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到達真實境界彼岸,只有唯一的交通工具--般若船。如果你還沒有搭上這艘般若船,請你要趕快搭上;如果你已經搭上了這艘般若船,則請你趕快划進!猶如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所說:「願我速乘般若船」。因為,生命短促,業力催逼,不趁著順境、人身寶尚能學佛時勉力而為,一旦無常來到或業境現前時,一切都將隨業力的波濤洶湧而消逝無蹤。--滄海桑田、桑田滄海,無量劫的歲月都已流逝無蹤了,當今這短短的人生寄旅,不也很快就成明日黃花?幸福學佛的修行人啊!莫待無花空折枝。悲願深切的佛子啊!怎忍眾生以苦為樂?智慧如海的佛子啊!怎忍世間暗無光明?大悲為上首,方便為究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間小組:第2次或許非基督徒會問: 小組是什麼??教會是身體小組是血脈對我來說,小組是...愛  這星期一的房間小組讓我深深深深的確定小組(血脈)對生命的重要!今天跟蕉蕉到輕鬆的天母去,我們同時說: 謝謝政延 謝謝政延,有耐性  真的很有耐性昨晚大家離開之後,我問上帝: 史汝樂的寓言真的實現了嗎?! 還是,上帝又實現我的夢! 哇             我的夢就是一群人一起 愛 我要把陳建輔說的記下來:只需要愛上帝,困難不是重點還有我也要把之倫的話也記下來:要神不是為了解決困難,而就是愛神蕉蕉比喻的很好:不是把上帝當作小叮噹所以我們的小組是愛愛上帝親愛的上帝,我們愛?我們愛?我們不是請你解決我們的困難,因為人在世上都必遇到困難我們只想愛?有困難也要愛?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帝的玩笑噢,在我睡之前,我一定要記下這重要的一刻!剛剛9:30結束第一次小組在"我們的房間"一切只能用兩個字形容: 奇妙上帝你真的很幽默,怎麼會把這麼奇妙的事安排在我生命裡!?!蕉蕉說的很正確: 不是上帝需要找人服侍祂,是我們需要祂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在為上帝做什麼如此喜樂 如此興奮應該是說: 是上帝服侍我吧!God, ?真愛讓我笑耶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走:潤餅啊~~~住房間,並沒有廚房是, 外食是唯一的選擇要找到喜歡的食物需要一點運氣要找到兩個人都喜歡的食物更需要多一點運氣公館 就愛潤餅 的確讓人 就愛有三種口味 飄香魯肉 生菜沙拉 鮪魚沙拉 可以當早餐 中餐 點心 晚餐 好吃的東西兩個人一起吃總是比一個人自己吃更有樂趣最愛潤餅,我們喜歡你把你記下來就愛潤餅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16巷4號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9 Tue 2011 05:39
  • 時間

          

時間嘿嘿嘿這三天幫妹妹趕功課,真難過無法繼續自己的創世紀進度自己電腦壞掉了也抽不到時間去看為擠出時間,連續吃了兩天Sogo 超市壽司...說自己太忙,找藉口做不了事,不如說: 請給我多一點時間如果願意給我多一點時間,我一定會把交給我的事做的很好你相信嗎,在紐西蘭我從來無法體會"時間不夠用"這回事那時候早睡早起,興趣是養身,自己煮東西,固定時間運動現在沒時間養身,奇怪的是,晚睡早起,吃便利商店,反而精神更好,更有活力說這奇不奇怪!!! (笑)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9 Tue 2011 05:38
  • 6月

          

6月Sammie這裡實在太可愛了(右)時常讓我想起台灣的女生教會的Jennie如果再不回台灣就快要沒台妹味啦泡菜妹太兇骨架大,日本妹就是很日本,中國妹比較?合但就是少了什麼(所以才分的出來)寶島妹or蕃薯妹(為什麼要這樣叫呢)在其他亞洲人眼中又如何呢???喔~就拍一張吧女生沒事會做的事情自從離開homestay的生活時常能邀朋友來家裡看的出來是冬天的感覺嗎?這是我每天上學的路冬天冷沒關西,讓人脆弱的是大風我沒騙你,那天我第一次被風吹著走採不住無重心的差一點被吹到馬路上第一次感覺輕盈呢第3個居住所,明年妹妹也要來啦我的角落,幾乎所有的時間不是在學校就是在這裡冬天很冷,不願意離開暖氣房躲在床裡面的我在也不是在哭泣想家窩在床裡面的我變的很幸福的知道自己身邊有很多愛我的人,這張床給我精神讓我每天可以努力,期望有天有能力把愛環給大家 以上是最近的照片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海道之行原本去年要出國走走的,,那時還有個甜蜜的伴侶,很可惜,沒緣份吧,所以沒成行,不過今年的二月份總算成行和幾個朋友到北海道走走.中正機場,,我們的目地是日本的帶廣機場飛機上打發時間的東東..生平第一次看到從天上漂下來的雪,之前在台灣,或者在黑部立山看到的都是乖乖躺在地上的雪,這次終於親眼看到白花花的雪從天空落下,冷的要命,也新鮮的令人興奮..整座湖都結冰的阿寒湖,只有在電影中看過,但這次我真的走在結冰的湖上了,不過,真的好冷,當天是零下14度破冰船,跟想像中不一樣的是,我以為是船首有機器爪子可以真的破冰,其實只是比較堅硬的船穿越流冰而過而已,有點小失望..超可愛的狐狸,好想養一隻.丹頂鶴,聽導遊說丹頂鶴一生中只有一個伴侶,若伴侶死了,就終身不再有另一位對象,唉,比人類忠實多了..靠我超近的企鵝..超浪漫的小樽運河,雖然下雪又冷,還是只有浪漫可以形容啊..拉麵還是要到日本吃才道地啊..最後一天要回家了,旭川機場比帶廣機場稍大一點,五天的行程下來,雖然好玩,不過還是覺得稍嫌緊湊了點,聽導遊說,台灣人的團都是這樣,休假嘛,我還是喜歡悠閒一點,不過北海道有點偏僻,不跟團想自助還是有點難度的...說起來,日本真的是一個很進步的國家,食衣住行真的都令人舒適,亞洲大概就日本我比較會想去走走了,下次可能往城市走吧,也許東京或大阪之類的,也許會自助,悠悠閒閒的在異國散步,呵呵,想起來就整個人放鬆了,先努力上班存錢再說吧...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星的戀人(15)意外見到石友振,怎麼可能還拍的下去。跟石友振的回憶在這刻全部湧上心頭。這是屬於瑪莉和石友振的回憶,金哲秀不可能找得到。遲了十年的香草冰淇淋終於買來了。瑪莉再也忍不住和石友振抱在一起痛哭。完全不知道瑪莉跑到那裏去的哲秀只能在瑪莉家門口擔心的等,卻見到石友振和瑪莉一起回來,哲秀只能黯然離去。被石友振拉住的瑪莉,根本就呈現混亂狀態,而哲秀更是一直都知道石友振對瑪莉的重要性,離開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恩英一直想要讓哲秀寫書,也一直積極幫著哲秀,剛從瑪莉處受了傷的哲秀,整個臉色完全不對。石友振提出了要求,瑪莉居然也答應了,但是又在意哲秀的想法,想打電話又不敢打。旁人總是自以為對瑪莉好的幫忙配對。經過了這麼多是非,總算又開始演藝工作,但是拍照時總是一副悲傷的表情。還是無法開口跟哲秀解釋,她和石友振有太多過去了。不喜歡"悲傷"這個概念,問題是,妳自己拍照都是一副悲傷表情啊。在石友振不在的這十年,瑪莉也已經有了改變,不再是以前想嫁給石友振的瑪莉了。手,已經不屬於你石友振了呢,不再是讓妳牽著走的瑪莉了,石友振應該也明白,十年過了,金哲秀已經代替了石友振了。恩英來確認,石友振住在瑪莉家的事實。瑪莉忐忑的表情也說明了,很怕哲秀知道。對一個男人來說,女友家住著初戀的男人,簡直是晴天霹靂。心慌意亂的哲秀自己來確認,卻只能不可置信的離開。好兄弟柄俊同一日也遭受到藝琳和長秀過了一夜的打擊。當初大家都守密的狀況下,到底是誰莫名奇妙放出代筆的新聞呢?柄俊愈來愈接近事件的核心。瑪莉終於親自來和哲秀解釋,不過卻沒說明為什麼要留石友振下來住的原因,哲秀哭的這麼難過,為什麼瑪莉不解釋清楚呢?柄俊開始有記者的樣子,不搞笑,專心追查代筆新聞流向。瑪莉的另一個難題。到處和別人解釋,是作為客人一起住的,但是,瑪莉啊,別人看起來可不是這樣。原來,當初石友振的離開也是因為西代表的壓迫,所以瑪莉自覺欠他許多,原來,當初石友振的消失也是因為為了瑪莉好不想影響她發展,所以瑪莉想要補償,原來,石友振這次回來是因為得了病想要再見見當初深愛的瑪莉,所以瑪莉體貼石友振的心情才答應他住在一起。石友振做出一起住的要求時,原來一開始瑪莉就明確回答他了,瑪莉現在的心中,本來就只有哲秀了。哲秀札札實實的給石友振一個當頭棒喝,愛情是我們倆個人的事,是我們倆個要勇敢的去追求,就算辛苦,就算要分開都是屬於我們倆人,為了對方好而要離開,根本就不尊重對方。因為恩英的介紹,儘管相談不歡,還是希望哲秀能幫瑪莉的攝影集寫文案,妒火攻心的哲秀直接拒絕,石友振直接硬塞給哲秀。柄俊開始懷疑西代表,因為每個西代表公司的藝人有負面新聞出現時都剛好是要續約的時機點,太可疑了。李瑪莉還是給了錢,最錯的是沒跟相當大男人的哲秀商量就給了錢,哲秀就是因為恩英給了錢,才違背良心去做代筆的工作,哲秀總是拒人於外的個性,還沒改善之前,瑪莉卻又刺了一針。瑪莉是明明白白的知道哲秀家有困難的,所愛的人家中有困難,毫不猶豫的幫助是一般人都會做的,偏偏哲秀一直交待不要給錢,瑪莉卻給了,一下子就惹火哲秀,報導寫哲秀是為了錢接近李瑪莉,在演藝圈的瑪莉根本就習慣了這些新聞,可是非藝人的哲秀對這些新聞卻敏感的很。瑪莉不可能不了解哲秀的個性,想要幫忙哲秀家人的心太強烈了。和哲秀談過話的石友振開始有一點點後悔,當初不夠勇敢選擇消失。亦利的病不治不行了,雖然拿了李瑪莉的錢,但也只能先用來治病了。搞笑二人組,又第二次搞上床。因為亦利的病,哲秀有了一定要幫瑪莉攝影集寫文案的理由,他需要錢還李瑪莉。哲秀雖然從來沒對瑪莉說過我喜歡妳,每一段話,每一個字都明明白白的表示哲秀滿出來的情意。我愛妳。看著這些文字,瑪莉衝了出來,哲秀回頭緊緊抱住瑪莉,恐怕,,,恐怕,,,暫時,,,哲秀和瑪莉必需分開了。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13個故事雙胞胎是一個很特殊的題材,有很多東西可以寫,譬如說倪匡小說"妖火"中的一個極善一個極惡,譬如多不勝數的小說中喜歡用的微妙心靈感應現象,又譬如早期的推理小說中會用的雙胞胎犯罪的謎團,本書中所描寫的雙胞胎現象是比較畸型,其實整個安琪費爾德家族都是一個畸型的,封閉的感情交流,雖然不是一本推理小說,但隨著家族秘辛不斷揭漏,卻也令我有推理小說中解謎的快感,真相是什麼?真相在不斷揭漏的過往,在陸續出現在周圍的人物中組合了起來,真相雖然沉重,但是總算在所有相關人物中都明顯了起來。雖然有一個我始終很疑問的地方,雖然是姐妹,但是?特的長相真的會和雙胞胎姐妹如此相像嗎?讓曾經和亞德琳朝夕相處的醫生分辨不出嗎?我始終懷疑這邏輯解釋不通。雙胞胎的兩人的連結也始終令人感興趣,我試著用兄弟姐妹的親情,去理解失去另一位雙胞胎的那種『"好像失去身體一部份"』的那種失落感,『總是不自覺尋找另一位自己』的那種無助感,但是顯然程度相差太大,只能解釋成失去兄弟姐妹的感覺加大一百倍吧!試著想像,才有辦法理解安琪費爾德這個畸型的家族,才能去解釋書中種種的畸戀,總之,不愧本書的封面寫的,得了這麼多獎,這麼多人推薦,算是本不錯的小說。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8 Mon 2011 14:47
  • 玩偶

          

玩偶同事南下旗津玩,帶了一個小東西給我,,,\咦,背面有開關??比金頂電池高了不少,,脫帽致敬,,,哦,原來是個可愛的小風扇,,從上方也來照一張,,,真正動起來吹的時候是蠻涼的,只是要一直拿著,手有點酸^_^和屈臣氏公仔一起下台一鞠躬。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星的戀人(14)石友振回國了,而且這次要拍瑪莉的攝影集。看到哲秀總是被影迷及記者認為是花心男,遭受到許多不平的對待,瑪莉比哲秀還看不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哲秀想一起去國外,聽到瑪莉的提議居然和被他拒絕的西代表提議一樣,哲秀簡直快瘋了,聽到瑪莉訴說著辛苦,哲秀開始退縮了。西代表想藉由瑪莉最喜歡拍照的心理,吸引瑪莉開始工作不要隱退,他認為,石友振會是關鍵。從這表情看起來,還愛著瑪莉啊。瑪莉一旦愛上了,就全以哲秀為主了,哲秀的喜,哲秀的笑,哲秀的悲,瑪莉都想參與。家人看在眼裏,聽在耳裏,漸漸的開始認同瑪莉和哲秀的愛情。恩英也開始習慣生活中出現的記者。看到長秀演戲和女演員接吻,藝琳這眼神有殺氣,對長秀有好感了,自己都不知情呢。鄭友振要和西代表的公司合併,幫助瑪莉,瑪莉欠鄭友振的,很難還了。恩英原來和石友振在日本就認識了。瑪莉還不知道,負責的攝影師是石友振,不知情的鄭友振也大力安排。兩個都愛著瑪莉,註定傷心啊。心疼生病亦利的大姨。恩英一直鼓勵哲秀,也拜託名作家的父親幫哲秀出版作品。亦利這個媽,真的很糟糕,亦利啊,難道真的要為了從小?棄兄妹兩的媽,而和三位阿姨及哥哥吵架嗎,怎麼想,與媽媽的感情都很虛啊。哲秀總是很大男人,又固執,瑪莉也想幫亦利出手術的錢,她也有能力,只是哲秀總是不想用瑪莉的錢,跟當初不想用恩英的錢而去做違背良心的代筆一樣。原來當初的石友振也是受到西代表的脅迫,這西代表怎麼跟黑道一樣。當初的瑪莉才剛開始發展,卻想嫁給他,石友振為了瑪莉的演藝事業,選擇了離開。這搞笑二人組,搞著搞著,搞上床了。鄭友振好的沒話講。瑪莉對哲秀的告白。金哲秀聽了瑪莉的告白,也來到了攝影棚,也見到石友振。瑪莉也來了。消失的初戀,消失的石友振,回來了。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1111~準基韓網新聞~公開高中時期的照片新聞來源:http://osen.mt.co.kr/news/view.html?gid=G0911110106???, ?? ??? ?? ?? ?? '???'李準基~公開高中時期清純的照片

lzapkdcvz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